“务苹果能卖钱,没想到还能得大奖。”10月16日晚,胸戴大红花的泾川县飞云乡闫崖头村果农薛保成一手抱着特等奖奖牌,一手推着县上给他奖励的微耕机高兴地说。
今年46岁的薛保成从1992年就开始务苹果。“刚开始栽了5亩,一年能卖个三四万元。”薛保成告诉记者,2004年村上有50亩果园往出承包,他就全部包了下来。
他说,当时这50亩园子都还是刚栽下两年的幼园,由于管理跟不上,地里长满了草,果树长得没了形,还有一部分树都死了。“既然包下了,就得管好,务出效益。”薛保成便和妻子成天吃住在果园里,锄草、翻地、补苗……然后一棵棵地往过修剪、拉枝、施肥,实在忙不过来了,就雇人来帮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薛的辛勤务作下,从2010年开始,这50亩园子陆续开始挂果,当年就收入了14万元。
随着果树进入盛果期,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但薛保成是个舍得投入的人。这几年,他每年用于管理果园的费用要达20万元左右,光置办的拖拉机、锄草机、打药机等机械就有十多台。同时,爱学习的他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以施有机肥为主、增施土壤调节剂和果树水溶肥,改善土壤结构的施肥方法。
“这样务出的苹果消费者吃得放心,客商也能出个好价钱。”他说,这几年,他的苹果都卖得是当地最高价,去年一公斤卖到了7.3元,共收入了80万元;今年产量虽然赶不上去年,但一公斤按10块钱订的,收入100万元应该没啥问题。
小苹果带来好“钱景”,好果园换来“大礼包”。在这两天全县组织的赛园赛果大会上,薛保成的园子因管理精细、树势良好被评为全县“丰产示范园”特等奖。县委、县政府为他颁发了奖牌和证书,还奖励了2000元现金和一台价值3600元的微耕机。
“得这个奖不容易。”薛保成感叹道,“前几年确实很辛苦,这几年见效了也就不觉得累了。回去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让我们泾川的苹果品牌更响、更亮,同时还要带动更多的群众管好园子,务好果子,让他们也发家致富。”
|